我所目睹的清华园中的亲密关系暴力事件
△本文配图来自《凪的新生活》
引言:
宇芽被家暴的事刚过不久,一篇来自清华法学院女生的自述又在朋友圈刷屏。
她在文中讲述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遭遇暴力(包括肢体和语言上的),并因此抑郁和休学的经历。
学姐佳伊身为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她曾目睹了身边两位同学遭遇的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在看到近期网络上对于亲密关系暴力的讨论后,三位姑娘决定讲出她们亲历的故事。
学姐佳伊希望强调,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并不只会发生在清华校园内,更不是某几个“没有处理好私人感情”大学生的特例。
发声的动机并非是想重新审判施暴者,或试图责备学校,而是想结合两位幸存者的真实经历,和大家聊聊关于亲密关系暴力的一切,让我们每个人能够为受害者提供支持和保护。
校园中的亲密关系暴力绝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事情,而是在“施暴者、受害者、身边同学、校园环境”构成的系统中,四方所面临的整体性困境。
(文章发布已得到馨子、文雨两位受害者同意,文中佳伊、馨子、文雨、凌凯均为化名,下文所述事件与清华法学院女生无关)
文稿|学姐佳伊
在清华学习的短短四年时间里,我曾经陪伴两位同学馨子、文雨脱离各自充满暴力和精神控制的亲密关系。
在看到近日的相关新闻后,馨子打电话来同我说,事情过去很久了,但当她看到各种指控暴力的帖子里写到的情节,比如“开车的时候发疯,说要撞车……”、“在紫荆操场深夜拦住我,不让我回宿舍”,脑海里就立马回想起更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细节。
我感到强烈的不安,不仅仅是心痛这些事情发生于她们最好的校园时代,更是因为其中一位施暴者凌凯正是我的同校同学。
我开始反思,回到当初,自己还能如何帮助她们?
(为保护两位当事人,避免施暴者对其报复,以下描述剥离了真实事件的部分细节)
馨子是我校内的同学,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一副很丧的样子,像是灵魂被吸走了一样。而在那之前,我们的关系早已逐渐疏远,这在清华里并不难理解,大家都有很多学业和社团工作,我想可能只是她最近压力比较大。
一次,馨子约我说要聊聊近况。但临时突然又给我发消息,说男友凌凯来找她了,让我不要给她发消息。
我觉得很奇怪,就算临时改约,为什么不能给她发消息?
我预感她像是受到了什么威胁。
于是我找到曾经在亲密关系中经受过暴力的文雨,向她说明这个情况。她询问了我更多相关的细节,我提到凌凯和馨子经常在宿舍楼下吵到半夜后,文雨一脸惊讶,甚至有些恐慌,然后突然很笃定地说:
“我们今晚必须要找到她。”
我们又想办法联系到一位曾经与凌凯交往过的友人,询问凌凯是否有暴力倾向。该友人回应:此人易暴躁,对其有过推搡,但并未有过肢体暴力(凌凯没有施暴前科)。
但我们还是立即给馨子打了电话,询问她在哪里,并出于安全考虑,提示她必要时候可以报警。
事后我们以聊聊近况为由,找到馨子,并探察她对其男友的态度,此时馨子仍在维护男友,并没有说实情。
我感到馨子思绪混乱(精神状态不佳),浑身没有力气。至此,我仍未想到她已经经历了语言和肢体暴力。不过最后,我还是暗示性地建议她可以去网上阅读一些关于家暴和精神控制的帖子。
终于在又一次同凌凯的争吵后,馨子给我看了她几个月前遭到暴力后的照片,照片中的她面部多处淤青,嘴唇出血。我才震惊地发现,原来暴力早在我们觉察不对劲以前,就已经发生了。
“我不知道我经历了暴力”
馨子在脱离那段亲密关系之后同我说:
“凌凯时常说周围的朋友都想给他介绍优质女生,而他是因为爱我才留在我身边。我以为朋友们都站他那边,于是变得越来越卑微。如果我和男生交流,就会被他谴责‘不安分’、‘想勾搭别人’。如果是女生,对方就会被扣帽子说品性不好,是‘没有底线的女生’。我越来越封闭,生活里的信息源只有他,也会越相信他的话,相信他是爱我的。”
“我那时候并不会把对方看成敌人,虽然有明确的暴力行为,也受伤了,但是会觉得是自己不对,把他搞得这样疯狂。他痛哭道歉时,虽然我很痛苦,但是会有圣母的心理,觉得他很脆弱,我得陪着他。”
文雨也曾和我说,当初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遭受了暴力。
她想象中的施暴者,是像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丈夫安嘉和一样,受害者会被打得淤青、甚至流血,“家庭暴力”只是存在于丈夫和妻子之间的。
“他并没有真的把我打到留下什么伤,他只是推了一下我,或者掐了我但后来也并没有继续用力。”
她只是觉得这段关系中她经常感到恐惧、内疚。
“或许是因为每次一闹就闹到半夜三四点,甚至到天亮,最后我都会筋疲力尽。我就一直在哭,等之后缓过来就像失忆一样,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
不确定自己经历了什么,是文雨和馨子共同的陈述。
直到文章完成之前,馨子还是担心朋友会知道自己的经历,“她们会不会觉得是我自己看人不清楚,又或者我的性格有什么问题,才会被暴力。”
可不仅仅是她,我想直到现在,施暴者身边的好友、同学,都从未察觉到,凌凯这样一位在社团工作中活跃、看起来开朗礼貌的人竟然会拖拽着馨子头发,反复掌掴她的脸。
馨子和文雨在亲密关系中的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两位施暴者在整个过程的表现都经历了“伪装-控制-施暴-进一步控制”的过程。
为保护两位当事人,和避免对施暴者身份的无端猜测,我将事件中两位施暴者曾经的行为细节类型化,总结为亲密关系中可能发生的暴力行为:
1. 隐藏暴力倾向
女方曾在交往前询问过友人对男方的看法,友人曾回应:“上次我和他聊了很多,感觉他还是一个挺好的人。”
男方曾在校内公共场合同女方争吵,如有认识的同学经过,男方就会立刻换一副语气和脸色同他人问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我对其中一位施暴者的印象,也觉得他说话轻声温和,平时交往显得彬彬有礼。
2. 切断关系网
恋爱期间,男方时常在女方面前贬低他人,促使女方减少与原先好友或同学的联系。使女方对他人、外界的认知产生扭曲,无法寻求外部支持。
3. 频繁打破受害者个人边界
男方曾以配合或满足其要求为由,阻止女方参与⼩组讨论等学业活动/故意在考试前进⾏争吵/强迫女方放弃学业或实习机会等。
男方会定时查看女方的手机,检查微信中的聊天记录。当女方提出拒绝时,男方就抢走女方的手机,由于体格、力量上的差异,女方从未成功阻止男方的行为。
男方曾将女方手机中的联系人/个人照片/文件逐一删除。
4. 高度要求对方的情感专一,并经常对此怀疑
男方曾多次怀疑女方出轨,并多次骚扰女方的异性朋友/异性同学/不熟悉的学长,频繁短信轰炸,进一步破坏女方的朋友圈和关系。
女方为了遏止男方再去骚扰他人的行为,不得不满足其对自己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5. 语言暴力侮辱,实现精神控制
施暴者在受害者面前夸大自己在专业领域、学习、工作中的表现,不断放大自身形象的高大,例如“你早晚有一天知道我说的都是对的”,同时贬低和打击对方的表现,制造优越感,不断摧毁受害者的自尊和自信心。
对受害者十分具体的日常行为,使用引导性的语句对受害者进行羞辱,进一步摧毁受害者对自身的认知,如 “我真的很享受和前女友做,如果是她,她会……”、“你知不知道你发这种自拍很没有底线,你是想让别人的男生看到来享受吗?”
6. 肢体暴力
男方曾将女方强行拽至学校中人少的场所,或以和谈为由将其锁在车内不让其回到宿舍。男方曾多次在争吵之后掌掴其面部,导致面部多处淤青,嘴唇、口腔内壁出血。
男方曾在车内掐住女方的脖子,威胁要掐死女方。
男方曾驾车将女方带离校园,在公路上加速,试图共同发生车祸。
7. 丑化受害者的形象,防止受害者脱离这段关系
男方曾在校内主干道上反复纠缠女方,并抢走女方手机使其无法报警。女方情急之下找到一位路过的同学,请求他报警帮助自己。男方立即对路过同学说女方有精神病,不要理会其报警请求。
8. 情感绑架
女方在提出分手之后,男方情绪激动地打电话威胁女方要跳楼/自残/撞墙,女方担心意外发生,只好收回分手请求,陷入进一步的习得性无助之中。
男生曾使用诸如以下的表达:“我这么爱你,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能不爱我……”、“我连……都为你放弃了,你怎么能不为了我……”、“如果你不爱我,我就……”。
9. 经济绑架
男方曾威胁受害者,如果分手就会带走女方的宠物/物品等等。
10. 性暴力
胁迫受害者发生性关系。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实际上是混合以上多重形式的,不能由“受害者是否被施暴者打伤”作为唯一判断准则,只要是涉及到性暴力、语言暴力、精神控制、经济绑架等都算是暴力行为。
受害者为何难以脱离?
大学校园中发生的亲密关系暴力事件,施暴者与受害者双方仅为普通情侣关系,不一定有同居关系;暴力行为发生在校园里,施暴场所不一定是封闭的室内(不是传统认知的在家或在出租屋中);也不像传统家暴事件一样存在经济或孩子等因素的困扰。
那么,受害者为什么难以脱离这段关系?
从我陪伴馨子和文雨脱离其暴力的亲密关系来看,可发现其中呈现出阻碍因素有:
1. 受害者及其身边人没有意识到暴力行为
在经受频繁、长期、反复的暴力之后,受害者的判断力和精神状态受到损害。同时,施暴者在事后具有引导性的话语、甜蜜的补偿、否认暴力等等方式来对受害者“洗脑”,例如“都是你把我逼成这样的”、“求求你别再这样对我了”、“我这么爱你怎么可能真的伤害你呢?”
此外,身边老师、同学对施暴者的良性评价,也会进一步干扰受害者的判断力。在有效的外部干预缺失的情况下,受害者没有意识到暴力行为,同时自己的处境并不理想,脱离行动的主观认识没有得到保障。
此外,身边同学也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于受害者身上的“非肢体性暴力”同属于暴力行为。
2. 由于物理空间和关系网络的限制,受害者难以避免施暴者的反复骚扰
大家往往只注意到了“施暴者”和“受害者”两个独立的个体,而忽略了两者所在的物理空间和关系网络。
实际上,校园中的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并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事情,而是发生于由“施暴者、受害者、身边同学、校园环境”构成的整个系统。
暴力行为也不单纯地是“施暴者在某时某地打了受害者,打得有多重”,而是呈现为“控制隔离-施暴-后续骚扰”一个长期持续、循环反复的流程。
在校园生活至少四年的两个人,在物理空间和关系网络上,都是密切联系的,给施暴者的暴行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使得彻底的分手变得更为困难。
实际上,馨子和文雨都曾多次对施暴者们提出严肃的分手,但施暴者会到对方的寝室、教室等空间中围追堵截,甚至频繁骚扰受害者的亲友群体,使其协助自己与受害者保持情侣关系。
受害者害怕父母担心、为了不成为朋友或学院的“麻烦”,只能委屈自己隐瞒实情、步步退让,答应施暴者后续提出的各种无理要求。
3、介入者与施暴者的权力关系会影响暴力的制止效果
如果介入者与施暴者权利等级相当(笔者与凌凯均为同校学生),其中的难度也会成倍加大,无法根本上警示和遏制施暴者。同时,介入者也会害怕来自施暴者的报复。
在我们介入馨子这段关系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还是没能帮助馨子摆脱凌凯的骚扰。甚至直到馨子毕业前,曾目睹施暴者在宿舍楼下围堵她。
如果一直紧密围绕受害人难以脱离的心理状态,还是会形成指向“完美受害者”的苛责。例如进一步对其提出要求:“你就不能勇敢点吗?”“你这就是玻璃心!”
这种看似支持性的建议,其实是针对受害者,而非针对施害者或整体环境的。
结合馨子和文雨实际遭遇的施暴者骚扰的言行,我们总结后续可能产生的骚扰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1. 社交媒体骚扰:施暴者曾反复电话/短信/邮件/通过受害者其他社交账号渠道联系受害者,道歉/纠缠/威胁/要求复合。
2. 围追堵截:施暴者前往受害同学宿舍,在寝室门口/寝室内堵截受害者。
3. 借助舆论,身边人协助骚扰:施暴者动员施暴者身边不知实情的同学/朋友/学长学姐/父母,来做受害者的思想工作,希望能与受害者复合。施暴者父母曾多次电话联系受害者,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请求其去看看自己的孩子。
4. 否认暴力:施暴者甚至在施暴之后,反复联系受害者的室友/学长学姐/同学朋友/父母强调自己深情,说出“她是我的唯一,如何如何爱她”“让她缓缓,心疼她”等言辞,询问受害者近况或要求劝其与自己复合。
5. 诋毁贬低:施暴者给受害者不熟悉的朋友/学长学姐/同学发消息,扭曲受害者情况,说其患有精神疾病。
为什么呼吁专门的“反亲密关系暴力、反性别暴力”机构介入?
在校园中发生的亲密关系暴力事件,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往往存在较大的困难。
实际上,文雨也曾两次报警,但由于每次暴行发生突然、施暴中被施暴者控制,且两人关系、伤害程度不满足现有相关法例等等原因,无法根本性地遏制施暴者。
我的两位朋友,都是在施暴的现实条件消失之后才勉强脱离暴力关系,而对她们的持续影响,均长达近一年时间:
馨子大学毕业后,彻底脱离了与施暴者凌凯的关系网;文雨在其男友离开北京之后才成功与其分手。
作为两名受害者身边的同学,我当时所能给予她们的,只是外部的情绪和心理支持,帮助其意识到这是一段充满暴力的亲密关系,建议其接受专业精神科治疗、专业心理咨询,无力真正遏止施暴者对她们的持续伤害。
事实上,我个人的努力也收效甚微,“遏止施暴者对身心的持续伤害”已经超出了受害者和旁观者的能力范围。
仅仅是对某几位施暴者的追究,也难以预防或者帮助更多受到伤害的同学。校园亲密关系暴力事件是一个整体性困境,需要整体性的结构调整。
因此,我呼吁更成熟、专业的“反亲密关系暴力、反性别暴力”机制与机构介入,建立有效的反暴力机制,帮助“不完美的受害者”脱离施害者的魔掌,保护在校师生的权益。
由于亲密关系暴力与校园中的性别暴力事件具有着诸多内在的相似性,在此,学姐佳伊与两位幸存者共同呼吁:
在高校中设立独立于各个学院的“反亲密关系暴力、反侵犯”委员会,专门应对校园内亲密关系暴力、性别暴力事件,委员会女性人数至少占一半;
明确校园内亲密关系暴力、性别暴力事件的定义及表现形式,并要求所有入学学生、教职工了解;
开设必修课程及工作坊,针对亲密关系暴力、性别暴力案例进行讨论,讨论如何界定亲密关系暴力、性别暴力行为;
高校委员会在接受到投诉之后,需在24小时内给予反馈,并在两周之内给予处理进度反馈,两个月之内给予处理结果反馈;
保护受害者的隐私,对事件进行尽可能的保密,使受害者在校内免受打击报复和舆论二次伤害;
经调查,核实亲密关系暴力、性别暴力况属实情况下,高校委员会对施害人采取限制措施(无论是否为在校师生)包括但不限于禁止施害人进入受害同学寝室、学院等;
如果施害人来自校外,高校委员会在受害者允许的前提下,陪同或协助受害人到相关机构或警方进行投诉、申述或报警,并为受害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协助;
高校委员会为受害者提供的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协助获得口头或书面道歉;协助获得经济补偿;必要的心理援助、医疗和法律支持。
最后,感谢馨子和文雨的勇气,感谢曾经帮助过她们的所有朋友,感谢所有热切关注亲密关系暴力并为此文提供建议的同学们及其他各校人士!
同时,校园中的亲密关系暴力往往与性别暴力联系在一起,其面临的是一个整体性的困境,需要整体性的变革才能更好的解决。
除了呼吁机制的设立,也不要忘记,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环境中的一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积累相关知识,及时为身边的受害者提供帮助,为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平等的环境而努力。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